噪声干扰与一般方法
噪声与干扰
这两者非常容易混淆,因为有太多类似的地方,一句话,都是通信过程中极力避免的信号,都是接收有用信号时最不想收到的信号。
接收机接收信号时,基于一定的频段,有一段带宽。只要一接收,除了有用信号,噪声与干扰信号就不请自来。这就好像家里打开门窗,想让新鲜的空气进来,结果尾气、油烟什么的也跟进来了。
虽然对有用信号的伤害是一致的,不过两者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别。简单说一下,噪声是内在的,而干扰是外在的。因此,假设有一天停电了,这时我们还能收到的信号就是噪声;而正常情况下,总是又能收到噪声,又能收到干扰信号。
噪声是内在的,全向的,无时无刻不在,无差别的;而干扰是外在的,不同时间、不同位置上,干扰是有差别。
衡量噪声、干扰的大小用SNR、SIR以及SINR,分别代表有用信号与噪声功率比、有用信号与干扰功率比以及有用信号与噪声和干扰功率比,分别简称信噪比、信干比和信噪干比。显然,这些比值越大,噪声和干扰的影响越小,接收效果越好。
噪声分类
按照来源分:噪声可分为人为噪声和自然噪声。人为噪声又可进一步分为无线电噪声和工业噪声,总而言之,人为噪声就是由人类的活动产生的。例如电钻和电气开关瞬态造成的电磁波辐射、汽车点火系统产生的电火花等等。自然噪声是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电磁波辐射,例如闪电,大气噪声和来自太阳系和银河系等的宇宙噪声(这不是干扰吗?)。此外,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噪声——热噪声(也被称为内部噪声)。
热噪声
- 来自一切电阻性元器件中电子热运动。例如导线、电阻、半导体器件等。
- 热噪声的频率范围非常广,它均匀地分布在0~10^12Hz。因此在一般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内热噪声的频谱是均匀分布的,好像白光的频谱在可见光的频谱范围内均匀分布那样,所以在信道噪声的分析中热噪声均被视作白噪声。
- 由于热噪声是由大量自由电子的运动产生的,其统计特性服从高斯分布,热噪声又称为高斯白噪声。
按照性质分:噪声可以分为脉冲噪声、窄带噪声和起伏噪声三类。
- 脉冲噪声是突发性地产生的,幅度很大,持续时间比间隔时间短得多。由于其持续时间很短,故其频谱较宽,可以从低频一直分布到甚高频,但是频率越高其频谱的强度越小。电火花就是一种典型的脉冲噪声。(举个例子,可以类比于冲激函数,时域上持续时间很短,但它的频谱等于1)。脉冲噪声不是普遍存在的,对于话音信号的影响较小,但是在编码信道中,这类突发性的脉冲噪声会给数字信号的传输带来严重的后果,甚至发生一连串的误码。
- 窄带噪声可以看作是一种非所需的连续的已调正弦波,或简单地看作是一个振幅恒定的单一频率正弦波。通常它来自相邻电台或其他电子设备,其频谱或频率位置通常是确知的或可以预测的。窄带噪声也是只存在于特定频率、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,所以它的影响是有限的。在适当选择工作频段的情况下,这类干扰的影响也是可以防止的。
- 起伏噪声是遍布在时域和频域内的随机噪声,热噪声、电子管内产生的散弹噪声和宇宙噪声等都属于起伏噪声。起伏噪声无处不在,所以,在讨论噪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时,主要考虑起伏噪声,特别是热噪声的影响。
如何抑制噪声
前面讲过,噪声是内在的,因此也是必然存在的,绕着走的想法就可以不用考虑了。虽说要与噪声共舞,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控制噪声的大小,从而来抑制噪声。
首先,噪声分信道噪声以及器件噪声两部分,主要是电子的热运动造成的,因此,利用温度去抑制噪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。其次,信道噪声的特点是高斯加性白噪声AWGN,频谱上是均匀分布,因此接收机的带宽越大,收到的信道噪声就越多。
综合这两个因素,要想信道噪声低,显然工作温度越低越好,信道带宽越小越好;要想器件噪声低,器件的选材很关键。
通常通信系统中信号带宽是确定的,为了降低噪声,只能把工作温度降低,例如低只有十几K,利用超低温,获得超低噪。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超低噪呢?就是深空通信了。由于探测器距离遥远,而且发射功率也是受限的,即使采用几十米口径的抛物面天线,有用信号的功率也微乎其微,这时噪声就成为大问题,需要采用超低温来接收。
不过我们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没有这个问题,终端与基站的距离再远,比起深空中的探测器,那是零头的零头的零头,所以噪声根本不是问题。虽然噪声不是问题,但是干扰就成了大问题,接下来我们来看如何对抗干扰。
如何对抗干扰
干扰其实种类非常多,通常可以分为系统内的干扰和系统间的干扰。
系统间的干扰处理比较简单,大家各行其道,各有各的工作频率,比如GSM、WCDMA、LTE就定义了不同的工作频段,互相错开。当然,如果大家硬要挤在一个频段里面,比如GSM1800与LTE,PHS与LTE,TD-SCDMA与LTE,就需要建立一个频率的保护带,类似三八线这样的非军事区,将两种系统隔离开。
对抗系统间的干扰不是今天我介绍的重点,今天我介绍的是对抗系统内的干扰,更明确地说,就是同一运营商同一系统内设备间干扰。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借助通信技术中的核心技术——正交。正交是我最推崇的通信关键技术,我认为正交是通信网络之魄。
可惜天下没有这么简单的事,正交好是好,但是实施的条件太苛刻,一旦用户数量上来,无论是功率正交还是能量正交,无论是TDM还是FDM,都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:可正交的资源太有限了。
扩频技术就是对抗干扰的佼佼者。扩频技术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准正交的技术。
什么是扩频技术
扩频技术就是用远超过信号带宽的带宽来传信号,实施的方法也很多样,常见的有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。
那么为什么要用非常大的带宽来传信号呢?关键在于,原来的窄带信号经过扩频处理后,频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从窄而高,变成了宽而扁,类似于用锤子,把金属锤薄了,使得信号的功率大为降低。
这样大费周章,目的是为了对抗干扰。在准正交系统中,信号之间由于不正交,必然是相互干扰。前面也讲过,干扰信号的特点是差异性明显,SIR时好时坏,这样接收机处理起来难度太大。
如果干扰无法去除,那么退而求其次,把干扰转换为噪声的特性,比较均匀,行不行呢?这就是扩频技术的出发点。
在扩频技术中,直接序列扩频就是利用伪随机序列,实现了信号在时间上的噪声化,这样虽然还是有干扰,但是已经可控了。而跳频也是类似的,实现了干扰在频率上的随机化。
当然,扩频技术能够成功,还在于覆水能收:宽带的摊薄的信号,经过处理后,还能收拢还原为窄带的峰值信号。这样,很多窄带上的强干扰,被扩频成了宽带上的噪声,接收机处理起来就稳健多了。
为什么说扩频无助于抑制噪声
扩频是对抗干扰的好办法,那么扩频能抑制噪声吗?很遗憾,不能。
前面我们讲到,噪声是均匀的,接收机的带宽越大,收到的信道噪声就越多。因此,采用扩频技术后,原来1MHz的带宽扩到100MHz,噪声自然增加100倍,这不是与抑制噪声的目标南辕北辙了吗?
因此,扩频不能抑制噪声。其实,扩频能对抗干扰已经是物有所值,何必一定要让扩频成为全能模范呢?由于扩频无助于抑制噪声,自然也算不上深空通信的关键技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