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SB基础
USB简介
什么是USB
USB(Universal Seiral Bus,通用串行总线)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,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,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,并扩展至摄影器材、数字电视(机顶盒)、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
USB标志含义
USB标志的设计灵感是来源于海神的武器「三叉戟」,一支强有力的三齿鱼叉。就像海神的三叉戟象征着力量一样,USB三叉戟同样象征着与USB相关的技术强大有力!不过,设计成鱼叉的形状,可能暗示人们拿着自己的USB设备到处乱插(叉)。设计师又对三叉戟的三根尖齿进行了修改,将左右两根的三角形分别改成了圆形和正方形。箭头表示串行数据,即构成所有信息的位(1和0);圆圈代表5V,即USB工作的电压;正方形代表接地电压。这三个不同的形状也意味着,各种不同的外部设备都可以使用USB这一标准进行连接。现在这个图标可以在各类USB线缆的接头及设备插座上看到
USB历史
USB接口由 Intel、Compaq、Digital、IBM、Microsoft、NEC及Northern Telecom 等计算机公司和通信公司于1995年联合制定,经过近30年的发展,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行业标准
USB已经迭代了USB1.0/1.1、USB2.0、USB3.x几个版本,最终发展到了现在的USB4;传输速率也从最开始的1.5Mbps,大幅提高到了最新的40Gbps!
USB特点
USB 具有传输速度快、使用方便、支持热插拔、连接灵活、独立供电、协议向下兼容等优点,可以连接键盘、鼠标、大容量存储设备等多种外设,该接口也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中
USB各版本传输标准
USB传输标准经历了USB1.0/USB1.1->USB2.0->USB3.x->USB4.0的演进。每个版本的标志、传输速率和理论速度如下图
从上图可以看出,USB1.0、USB1.1分别对应USB2.0的低速版本Low-Speed、中速版本Full-Speed,USB2.0对应USB2.0 高速High-Speed
- USB 1.0 -> USB 2.0 Low-Speed
- USB 1.1 -> USB 2.0 Full-Speed
- USB 2.0 -> USB 2.0 High-Speed
从USB3.0开始,可能是借鉴了USB2.0以前的发展经验,USB3.0开始分Gen1、Gen2,小版本的更新归属于Gen1、Gen2,大版本的更新归属于USB3.0、USB3.1、USB3.2
- USB 3.0 -> USB 3.1 Gen1 -> USB 3.2 Gen1
- USB 3.1 -> USB 3.1 Gen2 -> USB 3.2 Gen2x1
- USB 3.2 -> USB 3.2 Gen2x2
发展到今天,最新的版本已经更新到USB4!
- USB 4 -> USB 4 Gen3x2
USB1.0
1996年1月15日推出USB1.0接口规范不过因为当时支持 USB 的周边装置少的可怜,所以主机板商不太把 USB Port 直接设计在主机板上
- 规定低速传输速率为1.5Mbit/s
- 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为5V,最大电流500mA
- 一般适用于鼠标、键盘等低速HID设备
- 支持热插
USB1.1
1998年9月23日对原来的USB1.0进行升级,提出了USB1.1
- USB1.1规定了全速传输速率为12Mbit/s,并兼容USB1.0的1.5Mbit/s
- 传输线缆最大长度3m
- 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为5V,最大电流500mA
- 一般适用于鼠标、键盘、U盘,光驱等
- 一个USB接口理论上可以支持127个设备
USB2.0
2000年4月27日由USB-IF组织提出了USB2.0总线协议规范。这在当时是很快的传输速度了,但是在今天随便一个移动硬盘都是TB级别的,随便一部2k、4k 的电影也是GB级别,USB 2.0 的传输速度已经不够用了
- 具备480Mbit/s的高速传输速率,向下兼容低速1.5Mbit/s和全速12Mit/s
- 传输线缆最大长度5m
- 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为5V,最大电流500mA
- 通过HUB级联的方式,一个USB接口理论上可以扩展127个USB设备
- 支持 4种传输方式:控制传输、中断传输、同步传输和块传输
USB3.0/USB3.1 Gen1/USB3.2 Gen1
超高速USB3.0规范于2008年11月17日于USB-IF组织推出
- 提供更高的5.0Gbit/s的超高速传输速度,并向下兼容低速1.5Mbits/s、全速12Mbit/s和高速480Mbit/s传输速率
- 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为5V,最大电流900mA
- 传输线缆最大长度3m
- 增加了新的电源管理功能,支持待机、睡眠以及暂定模式,更加省电
- 全双工通讯
USB3.1
2013年,USB 3.1 发布,传输速度达到了 10Gbps。但是从这里开始,USB-IF 开始了魔幻操作,对之前的接口标准重命名了,导致现在接口名称混乱
以前的 USB 3.0 改名为 USB 3.1 Gen 1 又称为第一代 USB 3.1,新发布的 USB 3.1 改名为 USB 3.1 Gen 2 又称为第二代 USB 3.1。前面提到的 USB 3.0 消失在了历史长河
- 速度翻番至10Gbps
- 新增USB A/V影音传输。更适合作为移动设备的输出接口,尤其是可逆的Type-C
- 将供电的最高允许标准提高到了20V/5A,供电100W
- 必须使用USB Type-C接口才能达到10Gbps的速度
USB3.2
2017 年,USB 3.2 发布,最高速度达到了 20Gbps。没有错,USB-IF 组织又对接口标准重命名了
- 第一代 USB 3.1 改名为 USB 3.2 Gen 1 又称为第一代 USB 3.2,第二代 USB 3.1 改名为 USB 3.2 Gen 2 又称为第二代 USB 3.2。就这样,USB 3.1 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
- 新发布的 USB 3.2 (传输速度 20Gbps),叫做 USB 3.2 Gen 2x2 又称为双通道第二代 USB 3.2。之所以想出USB 3.2 Gen2x2这样的名字,大概是因为它使用了USB Type-C接口的上下两端全部pin脚,速度得以翻番
- USB 3.2 Gen 1、USB 3.2 Gen 2、USB 3.2 Gen 2x2还各自有一个市场推广命名,分别是SuperSpeed USB、SuperSpeed USB 10Gbps、SuperSpeed USB 20Gbps
USB4
2019 年,USB4 发布,分为两个版本,一个是 20Gbps,一个是 40Gbps。物理接口形态统一使用 USB Type-C 接口
- 最大支持 40Gbps 带宽
- 物理接口仅有 USB Type-C 一种
- 支持动态分配带宽
- 可选是否支持 Thunderbolt 3,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大带宽 40Gbps
- 需要强制使用 USB-PD 充电协议
为了保证设备兼容性,USB所有协议都向下兼容!这个特点也是USB能广泛应用的一大原因!
USB硬件接口
前面说的 USB 2.0、USB 3.1、USB 3.2、USB4 指的都是传输标准,需要依赖于物理接口才能实现传输数据、充电等功能
USB硬件接口版本如下图:
USB硬件接口在USB3.2 Gen2x1以前的版本,基本上都存在TypeA/B 、Mini、Micro版本。Mini和Micro版本的出现能够更好地应对轻薄类、移动类产品的应用场景。在USB Type-C横空出世,解决掉“正反插”的世纪性难题之后,USB将逐步统一到USB Type-C接口上
USB Type A/B
USB Type A:该标准一般适用于个人电脑PC中,是应用于最广泛的接口标准
USB Type B:一般用于3.5寸移动硬盘、以及打印机、显示器等连接
USB Mini A/B
一般用于数码相机、数码摄像机、测量仪器以及移动硬盘等移动设备
USB Micro A/B
Micro USB口是USB 2.0标准的一个便携版本,Mini USB的下一代规格,比早期部分手机使用的Mini USB接口更小。上一代我们的手机的充电接口就是Micro USB接口
USB3.1 Type C
为了区分不同的接口协议,通常使用 USB 3.0 协议的 USB-A 接口颜色使用蓝色
Type C
又称 USB-C,作为新一代通用接口,集成 USB 数据、PD 充电、音视频显示输出等功能,有望成为市场的统一接口。它是随着 USB 3.1 (这里特指 USB 3.1 Gen2,现名:USB 3.2 Gen 2,下同)标准被提出来的
USB4 只有 USB Type-C 一种物理接口。在传输链路上 USB4 分出了不同「隧道」来传输数据,并且能「动态分配带宽」,根据每条「隧道」的实时情况,动态调整每一部分的带宽。目前支持:数据传输(USB 3.2 隧道)、视频传输(DisplayPort 1.4a 隧道)、可选隧道(PCI-E 隧道)三种